幼幼堂知識—陽氣足不足,看后背就可以!
陽氣是生命之本。人體前為陰,后為陽。后背循行我們的督脈和膀胱經。督脈,是陽氣之海。膀胱經,是一身之藩籬,陽氣充盛。故而,我們的后背,就是一片陽氣的海洋。陽氣是否充足,從四個方面看得出來。
1,陽氣充盛的人,后背肌肉豐厚堅實
陽氣足者,氣足、精充、精則養神,柔則養筋。陽氣可以濡養我們的筋肉。所以一個陽氣充盛的人,后背肌肉是豐滿、堅實的。古代人把“大肉下陷”看做是人生命垂危的標志之一。這里的大肉,其實就包含后背部位豐富的肌肉。所以你看一些晚期病人,后背是瘦骨嶙峋的。
但是,這里面有一點值得注意——后背肌肉豐厚,不代表體胖、后背布滿脂肪。滿后背的肥肉,絕對不是健康的體現。
2,陽氣充盛的人,腰背可以挺得很直。
我們的督脈作為陽氣之海,濡養我們的脊柱,使之充分發揮支撐的作用。故而一個陽氣壯盛的人,脊柱正中堅挺,我們常??梢酝π靥ь^。反而,有些人,走路的時候一定得彎腰、含胸,或者肩膀向一側傾斜,甚至患上椎體壓縮性骨折這樣的疾病,那就要考慮其陽氣虧虛、督脈失養、筋骨不健的問題了。
正因如此,咱們老百姓在形容一個老人身體好的時候,總說“腰板直直”的。這其實就在說明,人家督脈陽氣還可以濡養脊椎,陽氣還嫩支撐他挺起腰板。
3,陽氣充盛的人,腰背部位不會發冷發涼。
有些人,腰背部位自覺發涼,或者有冷風吹來,這就是命門火衰的表現了。還有的人,后背可能感覺有巴掌大的一塊冰涼區域,這一般考慮是水飲內停、陽氣被遏的表現。很多上了年紀的老年人可能有這種感覺。
4,陽氣充盛的人,腰背部不會覺得沉、重濁。
這種腰部重濁、發沉的感覺,屈伸不利,說疼不疼,說酸不酸,總之很難受,到了夜里躺下來,感覺會更明顯。一般考慮就是濕氣聚于腰間,引發了所謂著痹。它看起來像是腰疼,通過補益腎氣的方法卻往往無效,但是用溫化水濕的辦法是可以取效的。這種情況,說明一個人體內陽氣被濕氣所遏,需要調治了。
當然,腰背部在失去陽氣濡養之后,還會有很多其他方面的表現。但是大體來說,常見的是上面四個。
如何養陽?一則去寒,二陽養陽。先祛寒,后養陽。祛寒養陽可用中藥藥蒸、艾灸、運動的方式來解決。成都幼幼堂弘揚祖國傳統文化優勢,運用上千年歷史的陳式古法藥蒸來調理產后月子寒痛、中老年風濕寒痛、寒性肩周炎取得了立桿見影的效果,20多年有10多萬名顧客滿意而歸。